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刊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主办: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 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6-2963
CN: 11-3552/R
邮发代号: 82-718

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8110

Email:zgshenmian@163.com;zgsm@263.net

网址:zsmb.cbpt.cnki.net

访问量:269914

  • 脑星形细胞瘤癌基因表达(论著摘要)

    林志雄,张鹏飞,陈锦峰

    脑星形细胞瘤癌基因表达(论著摘要)林志雄,张鹏飞,陈锦峰(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州350005)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cerbB-2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顶后有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则是细胞增殖的标志物,本研究旨在观察它们在星形...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Creutzfeldt-Jakob病与Alzheimer病并存

    林世和,赵节绪,饶明俐,江新梅,宋晓楠

    本文报告1例病程长达12年,经组织病理与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证实的Creutzfeldt-Jakob病与Alzheimer病并存病例。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Fahr综合征合并铅中毒二例

    刘宏健,张植生,马秀英

    Fahr综合征合并铅中毒二例刘宏健,张植生,马秀英(河北省沧县人民医院沧州061000)临床资料例1,男性,2.5岁。运动、智力发育迟缓2年,伴抽搐2次入院。入院前2年患儿表现发育迟缓,并抽搐一次,抽搐时伴意识丧失,持续20min自行缓解。入院前36...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元移行异常二例报告

    刘枢晓,侯靖边,徐珍仙,粱燕,李云玖

    神经元移行异常二例报告刘枢晓,侯靖边,徐珍仙,粱燕,李云玖(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神经内科昆明650032)例1,男,27岁。左侧肢体反复发作性抽搐3年,不伴意识障碍及二便失禁,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自幼反应迟钝,学习成绩差。查体:反应较迟钝,左侧肢体肌力V...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脑苷脂抗体增高(论著摘要)

    高扬,邓国民,李莉,林嘉友,许贤豪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脑苷脂抗体增高(论著摘要)高扬,邓国民,李莉,林嘉友,许贤豪(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室北京100005)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是...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PERIFASCICULAR EXPRESSION OF THE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IN INTERSTITIAL MYOSITIS

    (1)目的:突发性多发性肌炎(IPM)、皮肌炎(DM)和包含体肌炎(IBM)在形态学上定义明确,但仅有间质性肌炎的诊断标准不够明确。为了确定IBM形态学上的特征,作者用光镜试图探索肌纤维束周Leu19抗原表达对IBM的诊断意义。(2)方法:15例无肌无力的正常对照,12例IPM,14例DM,26例IBM,8例坏死性血管炎(NV),15例神经性肌萎缩(NM),作肌肉活检。除作常规光镜检查外,还作免疫组化研究,用小鼠抗Leu19、Leu2a、CD4、CD16、CD22、CD68、C5b-9单克隆抗体作一抗,再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显色。(3)结果:肌纤维束周Leu19抗原表达阳性率:IBD、DM和NV依次为85%、100%和100%,而正常对照、NM均为0%。(4)结论:在其它方面正常而有肌纤维束周Leu19抗原表达是IBM的病理学特征,所以可能有诊断价值。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脑组织内皮素-1基因表达及丹参的影响

    吴卫平,李振洲,匡培根

    为研究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脑组织内皮素-1(ET-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丹参对它的影响,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和再灌注模型,并用地高辛精标记ET-1基因进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缺血组(缺血24h)和再灌注组(缺血1.5h再灌注24h)缺血侧皮层及尾壳核ET-1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健侧相应的脑区(P<0.01,P<0.05),经丹参治疗后缺血或再灌注鼠缺血侧皮层及尾壳核ET-1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NS)对照组(P<0.05,P<0.01),但仍比健侧脑区显著增高。本实验表明,缺血和再灌注均可诱导脑组织ET-1基因的异常表达,进一步加重缺血和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丹参对缺血诱导的ET-1基因表达有部分抑制作用,这可能是丹参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理之一。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3 ]
  • 闭锁综合征一例报告

    马俊义,刘国荣,李月春,李锐铭

    闭锁综合征一例报告马俊义,刘国荣,李月春,李锐铭(包头市第二医院神经科包头014040)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5岁。1995年1月23日以失语四肢瘫痪4h入院。入院4h前劳动时突然出现眩晕、呕吐,随即四肢瘫痪,失语。查体:神志清,BP20/14kPa,...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发性肌炎与自身抗体

    陈贵海,张嵘峥,林达,刘华平

    检测了85例多发性肌炎(PM)患者血中常见自身抗体结果显示,RF、ANA、抗(u1)RNP、抗Sm、抗SSA、抗SSB及抗Scl-70的阳性率分别为40.7%、29.4%、7.7%、3.4%、5.1%、1.7%及5%,而抗dsDNA、抗Jo-1、抗核糖体抗体的阳性率均为0。患者血中自身抗体阳性与否与Ig、C3、ESR及肌酶活性水平关系不大。讨论了各自身抗体检测对PM的诊断价值。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酒精中毒合并威尼克-柯萨可夫精神病一例报告

    李翠英

    慢性酒精中毒合并威尼克-柯萨可夫精神病一例报告李翠英(河北迁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迁安064400)患者男,33岁。因饮酒后谵妄不安,欣快,四肢强直并震颤,活动障碍3d入院。既往体健。10年前开始饮酒,日饮白酒约500ml,每逢饮酒后均出现情绪不稳,易...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三项检查的临床评价

    赵钢,粟秀初,杨毅宁

    为评价目前常用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脑脊液(CSF)3项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按照平行试验的原则,对43例HSE患者同时进行了CSF单纯疱疹病毒抗原(HSV-Ag)、抗体(HSV-Ab)和DNA(HSV-DNA)检测。结果显示:HSV-Ab与HSV-DNA检测的阳性率高于HSV-Ag,分别为86.0%、76.7%和48.8%;43例患者中2项以上阳性者为36例,占83.7%。作者认为:对临床疑诊的所谓“散发性脑炎”患者均应同时进行CSFHSV3项检测,如2项或3项阳性者可确诊为HSE,1项阳性者应高度怀疑为HSE,并应早期使用无环鸟苷等有效药物治疗。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恶性脑胶质瘤周围静脉血栓形成的前瞻性研究

    陈齐鸣

    应用前瞻性研究观察25例恶性脑胶质瘤(malignantgliomas,MG)患者术前1~3d(P0)、术后3~9d(P1)及13~21d(P2)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周围静脉血栓(peripheralvenousthrombosis,PVT)的发病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P0~P2均处于凝血系统激活和纤溶系统抑制状态,术后PVT发病率为22%(4/18)。7例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者无PVT发生。作者认为MG患者体内凝血系统激活及纤溶系统抑制状态是PVT的重要原因。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脑胶质瘤全切术后复发根源及手术对策探讨

    林志雄,陈锦峰,王晨阳,林章雅,薛毅辉

    根据脑胶质瘤患者复发前后2次头颅CT影像及术中所见和对34例首次全切后肿瘤复发部位、瘤结节部位及供血血管与肿瘤关系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肿瘤复发根源主要集中在与原病灶相关的5个部位,即首次CT瘤周水肿区明显处(12例)、皮层表面处(9例)、脑室壁(5例)、相邻大脑镰对侧(4例)和原肿瘤主要供血血管周(4例)。对其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脑胶质瘤积极切除术概念及参考标准。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侯靖边,王湘平,许贤豪,梁燕,黄丽春

    选择发病后2h至7d内入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0例,依据入院翌日晨检测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分为低免疫球蛋白组和高免疫球蛋白组,并设立对照组。3组均仅接受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疗程结束后复查IgG、IgA、IgM,进行低能量激光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显示:低能量激光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低免疫球蛋白组IgG降低,高免疫球蛋白组IgG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各组相比,低免疫球蛋白组IgG升高,高免疫球蛋白组IgG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IgG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低能量激光治疗后,低免疫球蛋白组IgG高于对照组(P<0.05),高免疫球蛋白组IgG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组间IgA、IgM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对进一步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有积极意义。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周围血IL-2活性及sIL-2R水平的影响

    李作孝,徐文桢,章崇杰,刘杰,魏大鹏,赵宗蓉,张平

    检测了42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重点观察了14例MG患者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后IL-2活性及sIL-2R水平变化。结果显示,MG患者PBMCIL-2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MG患者IL-2活性与sIL-2R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应用GC治疗后,IL-2活性显著升高,sIL-2R水平显著下降。提示MG患者IL-2活性变化与sIL-2R水平密切相关,GC可通过影响IL-2活性及sIL-2R水平而发挥免疫治疗作用。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与自由基关系的初步研究

    顾仁骏,吕路线,张秀明,尹景岗,宋景贵,郭素琴,郭云

    测定了3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溶性脂质过氧化物(WSF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维生素E(VE)的含量,并与健康者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LPO、WSFS含量明显增高,GPX、VE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组治疗1个月后复查,结果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且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提示自由基可能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大鼠致痫后血清和脑组织皮质醇水平的测定及其意义

    王铭维,阮旭中,邹晓毅

    应用放免技术测定了马桑内酯致痫和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脑组织皮质醇含量及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显示,血清对照组为2.77±2.07ng/ml,致痫组为0.98±0.75ng/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海马正常对照组为25.77±12.98ng/g湿重,致痫组为0.98±0.42ng/g湿重组织,海马致痫组显著降低(P<0.01);大脑皮层对照组为8.83±1.96ng/g湿重,致痫组为0.33±0.11ng/g湿重组织,大脑皮层致痫组降低极为显著((P<0.001)。表明致痫后大鼠大脑皮层、海马脑组织皮质醇含量均明显降低,提示皮质醇在癫痫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24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

    桑义胜

    用大剂量环磷酰胺(首次剂量8mg·kg-1/d,次日起4mg·kg-1/d,连续5d为一疗程)治疗24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并与同期常规剂量(2mg·kg-1/d,连续5d为一疗程)环磷酰胺单独或联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连续7d为一疗程)及中药等治疗的88例GBS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大剂量环磷酰胺对控制急性期麻痹发展,控制病型升级及减少气管切开有一定疗效,且其副反应轻微。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自由基与癫痫的发生、发展与治疗进展(综述)

    刘学源

    自由基与癫痫的发生、发展与治疗进展(综述)刘学源综述俞丽云审校(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青岛266100)大量的科学试验发现自由基与癫痫的发生、发展与治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由基的发现及其病理生理作用为癫痫研究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就其生成及病理生理...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G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综述)

    王拥军,王林

    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G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综述)王拥军,王林综述魏岗之审校(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3)静脉内输入大剂量免疫球蛋白G(IgG)对免疫系统具有多种调节作用,因此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或假定免疫介导的神...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癫痫患者脑脊液皮质醇及生长激素抑制素的检测(论著摘要)

    王铭维,阮旭中,朱遂强

    癫痫患者脑脊液皮质醇及生长激素抑制素的检测(论著摘要)王铭维,阮旭中,朱遂强(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内科石家庄050000)为探讨生长激素抑制素(SST-14)及皮质醇在癫痫(EP)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放免技术,检测了25例正常人和37例EP患...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生活行为危险因素初步研究(论著摘要)

    闫中瑞,刘传玉

    脑卒中生活行为危险因素初步研究(论著摘要)闫中瑞,刘传玉(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济宁272111)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某些生活行为习惯与脑卒中的关系。资料和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神经科,经脑CT确诊的脑卒中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和...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