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刊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主办: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 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6-2963
CN: 11-3552/R
邮发代号: 82-718

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8110

Email:zgshenmian@163.com;zgsm@263.net

网址:zsmb.cbpt.cnki.net

访问量:269627

  • 糖皮质激素对活化后小胶质细胞株N9中MHC-Ⅱ和OX40L表达的影响

    李茂全;王艳艳;余晓东;余争平;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炎症刺激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株N9表面分子MHC-Ⅱ和OX40L表达的影响。方法脂多糖(LPS)联合小鼠γ-干扰素刺激N9细胞活化,采用RT-PCR、免疫荧光检测N9活化前后OX40L的表达。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阻断剂RU-486处理活化的N9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MHC-Ⅱ、OX40L的表达变化。结果N9活化前OX40L mRNA和蛋白均有组成性表达,活化后MHC-Ⅱ和OX40L表达显著上调(P<0.05),糖皮质激素处理后与活化组比较两分子表达下调(P<0.05),加入RU-486又可使两分子表达上调。结论小胶质细胞N9活化后MHC-Ⅱ、OX40L表达显著升高,而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MHC-Ⅱ和OX40L表达拮抗小胶质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从而降低由T细胞活化介导的损伤效应。

    2006年02期 69-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雷公藤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刘颖;刘华;马太花;梁丽云;马存根;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脂醇(TRD)和地塞米松(DXM)联合使用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临床指标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 mRNA的影响。方法用完全抗原和百日咳原液免疫大鼠后7 d随机分成6组即EAE组、TRD1组、TRD2组、TRD3组、DXM组和联合用药组,经其腹腔分别注射0.5 mL NS/d、10μg TRD/d、20μg TRD/d、40μg TRD/d1、mg DXM/d和20μg TRD+0.5 mg DXM/d。取脑和脊髓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和MCP-1 mRNA原位杂交(ISH)染色,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结果TRD3组、DXM组和联合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5%、0、0,临床评分分别为(0.5±1.29)、0、0,MCP-1 mR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5±6)、(2±1)(、6±2),与EAE组、TRD1组、TRD2组[发病率分别为82%、60%、73%,临床评分分别为(3.5±1.72)、(2.25±2.00)、(2.5±1.88),MCP-1 mR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9±26)、(57±33)、(62±28)]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减少TRD和DXM药量并联合使用对EAE疗效显著,可为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MS)提供理论基础。

    2006年02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作用

    辛晋敏;马存根;梁丽云;马太花;尉杰忠;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分别取免疫后第4、6、8、10、12、14、16、18、20天EAE大鼠脑和脊髓制成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ICAM-1半定量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后第8天ICAM-1表达即出现明显上调,早于临床症状的发生;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呈逐渐增高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与EAE大鼠病情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03)。结论ICAM-1的表达上调可能在EAE发病中具重要作用。

    2006年02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树突状细胞负载Tα146-162对TAChR预致敏T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胡珏;黄颉;李水仙;杨欢;肖波;

    目的探讨髓源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iMDC)负载Tα146-162在TAChR预致敏小鼠中能否诱导免疫耐受。方法Tα146-162负载于体外培养的iMDC,获得Tα146-162-iMDC。流式细胞术分析iMDC上CD11c、MHC-Ⅱ、CD40和CD86的表达。24只小鼠随机分为A1、A2、K1、K2 4组。第0天,A1组、A2组用TAChR+CFA致敏,K1组、K2组用KLH+CFA致敏。第7天,A2组、K2组注射Tα146-162-iMDC,A1组、K1组则注射PBS。第14天,以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培养6 d的iMDC中等程度表达CD11c[(63.94±5.11)%]、低表达MHC-Ⅱ[(39.26±5.81)%]、CD40[(26.60±4.03)%]和CD86[(18.41±3.68)%]。与A1组相比,A2组TAChR刺激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P<0.05),ConA和KLH刺激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1组与K2组在KLH刺激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α146-162-iMDC可在TAChR预致敏的C57BL/6小鼠中诱导免疫耐受。

    2006年02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氯胺酮鞘内注射对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NMDA-2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袁维秀;张宏;程姝娟;杨红菊;

    目的探讨氯胺酮(KET)连续鞘内注射对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亚基(NMDA-2B,即NR2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损伤组(CCI组)和CCI+KET组。按Bennett等法制作CCI模型,分别以von-Frey纤维丝和冷水测定痛阈及冷刺激反应,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各组脊髓背角NR2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CI组痛阈显著下降,冷刺激反应显著升高,脊髓背角有大量NR2B免疫阳性蛋白表达(P<0.01);CCI+KET组出现轻度痛敏症状,NR2B阳性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NR2B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神经损伤后出现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之一,KET通过抑制其表达从而发挥一定程度镇痛作用。

    2006年02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空肠弯曲菌感染后兔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实验研究

    刘怀军;陈薇;刘瑞春;李春岩;

    目的建立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Penner 4型感染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动物模型。方法用CJ-Penner 4菌体灭活粗抗原加完全福(氏)佐剂并充分乳化后,经皮下或腹腔多点注射反复免疫新西兰白兔,并设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CJ免疫。结果(1)血清抗CJ-IgG抗体滴度在2~4周达高峰并显著高于对照组;(2)IgG型GM1抗体及血清MBP水平均在第8周时显著上升;(3)实验组动物LFB及MBP染色见脑干、延髓、颈髓、胸髓及腰髓等部位髓鞘肿胀,未见炎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结论Penner 4型空肠弯曲菌感染后确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2006年02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参皂甙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THP-1单核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李玮;李林;褚燕琦;艾厚喜;叶翠飞;童萼塘;孙圣刚;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0诱导THP-1细胞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THP-1细胞iNOS表达,以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中NO的浓度。结果Aβ模型组iNOS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可明显减少THP-1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P<0.05)。随着人参皂甙剂量的增大,人参皂甙可引致THP-1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明显减少(P<0.05),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人参皂甙可抑制THP-1细胞iNOS的表达,进一步影响NO的产生。

    2006年02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仅表现为反复高颅压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例

    刘丽;黄旭升;田成林;桂秋平;

    2006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细胞介素-2基因佐剂对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 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李伟荣;王得新;杨琪;王健伟;王佳伟;冯子敬;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佐剂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糖蛋白D(gD)DNA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表达HSV-ⅠgD基因的DNA疫苗质粒IRES-gD以及HSV-ⅠgD与IL-2基因共表达的重组质粒IRES-gD-IL-2分别注入BALB/c鼠股四头肌,检测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的产生情况,并于第3次注射后14 d用滴度100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的HSV-1病毒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IRES-gD组和IRES-gD-IL-2组均可刺激小鼠产生抗HSV-ⅠgD的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升高,IRES-gD-IL-2组小鼠产生的抗体及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IRES-gD组,两组小鼠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2基因佐剂可促进HSV-ⅠgD DNA疫苗诱导抗体的产生,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2006年02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局限性放射性脑坏死(附七例报告)

    洪有波;赵立智;宋今东;苏海涛;郑立志;

    2006年02期 10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NGFI-β与左旋多巴治疗诱发帕金森病异动症形成关系的研究

    牛轶瑄;魏桂荣;曹学兵;袁光雷;徐岩;孙圣刚;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β(NGFI-β)的表达变化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别以SCH23390(D1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D2受体拮抗剂)治疗LID大鼠,观察LI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纹状体区NGFI-β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SCH23390治疗后,LID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明显减少,而氟哌啶醇治疗后则无明显改变。氟哌啶醇治疗后纹状体NGFI-β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而SCH23390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鼠纹状体区NGFI-β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ID的形成有关,直接通路活动异常及基底节环路功能异常参与大鼠LID的发生。

    2006年02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区内和血浆中干扰素-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吴碧华;龙存国;胡长林;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和血浆中干扰素-γ(IFN-γ)基因及蛋白的变化。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立体定位法制备大鼠尾状核出血动物模型,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肿周围组织IFN-γ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脑出血灶周围区和血浆中IFN-γ基因及蛋白在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血肿周围IFN-γ反应阳性细胞和IFN-γ浓度于发病早期(4 h)即明显升高,3 d达峰值并持续至7 d。结论IFN-γ可能参与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以及脑出血后迟发性细胞免疫损伤。

    2006年02期 106-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5例烟雾病临床影像特点观察

    刘家敏;戚晓昆;姜树军;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5例烟雾病患者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烟雾病发病平均年龄较轻,女性多于男性;少儿烟雾病患者以缺血改变为主(87.5%),成年烟雾病患者缺血改变(58.8%)与出血改变(41.2%)相当;临床以头痛、头晕、肢体无力或偏瘫或交替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失语、智能下降、视力下降、癫痫发作、小舞蹈发作等表现。14例行头CT检查仅示颅内病灶,均未提示烟雾病;25例均行MRI和MRA检查发现颅内病灶,显示颈内动脉虹吸末段和大脑前或中动脉近段狭窄或闭塞,并有脑基底部异常血管网及侧支循环形成,均被诊断为烟雾病。其中9例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结果与其MRA相符。结论头颅MRI和MRA是诊断烟雾病理想的非介入性检查方法。

    2006年02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束缚应激上调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钾离子通道(Kv1·3)的表达

    鲁洪;宋德懋;冯娟;杨磊;于恩华;范少光;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条件下小鼠脾脏细胞Kv1.3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组化实验方法,分别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揭示束缚应激对小鼠脾脏细胞Kv1.3表达的调节。结果束缚应激16 h后小鼠脾脏细胞Kv1.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但是,相同束缚应激条件下小鼠脑组织Kv1.3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束缚应激状态下小鼠脾脏细胞Kv1.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呈明显组织特异性上调,提示束缚应激条件下免疫功能的调节可能与钾通道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淋巴细胞功能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6年02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观察(附一例报告)

    张晓燕;杨金升;石向群;王娟;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PMS 1例,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HSC),血细胞分离仪分离外周血干细胞50 mL,按患者体重拟回输的CD34+细胞2.85×106个/kg于-80℃液氮冻存。在马利兰/环磷酰胺方案预处理后,经锁骨下静脉回输HSC,G-CSF协助造血恢复。移植后2、4、8、12周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结果移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恢复,MRI显示病灶有所缩小。结论auto-PBSCT治疗PMS较为安全、有效。

    2006年02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相关基因及其功能蛋白研究进展

    蔡建光;印大中;

    与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基因主要有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载脂蛋白E基因、早老素基因、α2巨球蛋白基因、Tau蛋白基因等。这些基因表达的功能蛋白以各种方式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当其表达异常或蛋白加工异常则患者可能患有以智能衰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文就上述基因和其他一些与AD相关基因的基本特征及其所表达的异常蛋白如何影响神经元功能作一综述。

    2006年02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干扰素-β治疗多发性硬化

    谢琰臣;张华;许贤豪;

    主要临床研究均证实干扰素-β(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疗效肯定,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疗效与剂量、频次呈正相关,IFN-β已经成为治疗RRMS的首选药物之一。IFN-β常见副作用包括流感样症状和注射部位反应等,在应用IFN-β早期尤为明显;大多数副作用比较轻微,严重的或患者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少见。IFN-β中和抗体阳性可能影响疗效,但尚无统一结论。此文就不同类型IFN-β的异同及其治疗MS疗效判定标准、治疗时机和治疗剂量等作一综述。

    2006年02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赵艳茹;张志华;赵艳丽;李文静;李晶;孙晓红;崔其福;

    2006年02期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