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刊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主办: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 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6-2963
CN: 11-3552/R
邮发代号: 82-718

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8110

Email:zgshenmian@163.com;zgsm@263.net

网址:zsmb.cbpt.cnki.net

访问量:269913

论著

  • 重症肌无力患者FOXP3表达变化与体液免疫异常的相关性

    杨欢;肖波;邓茂林;赵海婷;舒孔亮;黄慧芬;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叉头样转录因子P3(FOXP3)表达变化与体液免疫异常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41例MG患者和20名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补体调节因子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CD59)和衰变加速因子(DAF)的mRNA表达,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hR-IgG)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1)MG患者组外周血FOXP3、CD59、DAF的mRNA表达及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BlyS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2)外周血FOXP3、BLyS、CD59、DAF的mRNA表达及血清TGF-β1水平,在眼肌型与全身型MG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1例MG患者中血清抗AChR-IgG阳性30例,眼肌型(18例)和全身型(12例)血清抗AChR-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G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表达与血清TGF-β1水平及CD59、DAF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84,P<0.01;r=0.455,P<0.05;r=0.435,P<0.05),与BLyS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8,P<0.05);血清抗AChR-IgG抗体阳性患者中,抗AChR-IgG抗体水平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血清TGF-β1水平呈负相关(分别r=-0.77、r=-0.81,均P<0.01),而与BLyS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57,P<0.01),与CD59、DAF mRN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FOXP3 mRNA、TGF-β1低表达可能促进B细胞活化,进而通过增加AChR抗体产生及抑制补体调节蛋白活化促进体液免疫,在MG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009年04期 v.16 235-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80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特征分析

    尹燕红;李国忠;

    目的汇总临床及文献资料,了解中国地区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80例CID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CIDP患者男女比2.17:1.00,平均年龄(39.25±12.33)岁,其中68.89%为慢性进展型,22.22%有前驱症状,发病高峰期双下肢受累45.21%,单纯累及双下肢4.90%,肌力远端重于近端者46.53%,植物神经受累17.28%;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77.83%;电生理检查F波异常61.05%;糖皮质激素有效率84.03%。结论中国地区CIDP患者平均年龄较同期国外报道早5~10年,且自主神经受累更为多见。

    2009年04期 v.16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神经肽Y对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血清Th1细胞因子的影响

    李晓红;余柯;余茜;李作孝;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豚鼠发病及血清Th1细胞因子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研究NPY对EAE发病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 30只豚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EAE对照组、NPY干预组3组,向健康对照组和EAE对照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向NPY干预组侧脑室注射等量NPY各1次,1周后造模,观察EAE对照组、NPY干预组的发病潜伏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情况及3组豚鼠血清TNF-α、IFN-γ水平。结果与EAE对照组相比较,NPY干预组发病潜伏期明湿延长(P<0.0()1),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P<0.001),血清TNF-α、IFN γ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向侧脑室注射NPY对EAE豚鼠的发病确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IFN-γ水平而实现。

    2009年04期 v.16 245-247+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全血免疫吸附治疗的实验研究

    杨丽;程焱;刘馨;梁浩;翟翚;谷亚伟;

    目的观察以色氨酸为配基、纤维素为载体的吸附剂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法(WBIA)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疗效。方法用新鲜牛坐骨神经提取周围神经髓鞘组织中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接种雄性Wistar大鼠建立EAN动物模型,采用临床症状评分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模型进行评价,并将EAN模型大鼠分为WBIA治疗组和模型组两组,在接种后第13天对WBIA治疗组进行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接种后第18天取坐骨神经进行病理检查。另设对照组,仅接种福氏佐剂和百日咳菌苗。结果 (1)EAN模型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39.33±5.51)m/s]明显低于对照组[(74.33±4.04)]m/s(P<0.05)。(2)WBIA治疗组在接种后第1 6天临床症状开始好转,在接种后第22~24天完全恢复。WBIA治疗组和模型组单核细胞数分别为(7.58±0.80)和(12.56±1.06)个,脱髓鞘评分分别为(1.58±0.38)和(2.83±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WBIA能有效治疗EAN大鼠。

    2009年04期 v.16 248-250+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李建军;吴茂礼;秦绍森;

    目的分析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诊断多系统萎缩(MSA)-C型5例,MSA P型2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3例。MSA-C型以小脑症状突出,MSA-P型以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主,PSP以姿势异常、躯干僵直、核上性眼球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头颅MRI显示MSA-C型的主要病变在脑干、小脑,MSA-P型病变在壳核,PSP的主要病变在中脑。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头颅MRI检查可提高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诊断率。脑干、小脑萎缩有助于MSA-C型诊断,壳核萎缩及壳核背外缘T2WI低信号支持MSA-P型诊断,中脑萎缩支持PSP诊断。

    2009年04期 v.16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6-OHDA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清醒静止状态下基底节-皮层环路振荡性电活动的特征

    李敏;朱俊玲;石美祥;方伟;高立;李星呈;李楠;王学廉;高国栋;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在清醒静止状态下基底节-皮层环路的异常振荡性电活动。方法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脑内两点注射法建立PD大鼠模型,并经阿扑吗啡注射诱发旋转对模型进行评价。通过多导宏电极在体电生理记录技术结合视频录像,对可自由活动的正常大鼠和6-OHDA大鼠PD模型进行苍白球场电位和皮层脑电的多部位同时记录。功率谱分析和相干分析用于揭示各记录位点信号的频率成分以及不同记录位点神经元集群之间的功能连接和同步化。结果清醒静止状态下,苍白球场电位中存在特征明显的μ节律活动。与正常大鼠相比,PD模型大鼠苍白球场电位μ节律的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主运动皮层出现与苍白球同步的μ节律活动,特别是注射侧主运动皮层的μ节律被显著增强。结论μ节律是大鼠清醒静止状态下苍白球本身具有的一种生理性节律活动。6-OHDA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可造成苍白球μ节律持续时间延长,还可改变基底节-皮层环路的功能连接,造成主运动皮层与苍白球之间异常同步的μ节律活动。至于此异常μ节律活动与PD静止性震颤的关系,尚需经进一步实验加以研究。

    2009年04期 v.16 25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研究

    徐德民;武涛;周美宁;刘建军;熊亭;谢卫龙;

    目的研究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SM患者的临床、肌肉病理和神经电生理资料。结果此组患者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近端肌无力,活动后易疲劳,血清肌酶升高;HE染色见肌纤维内出现大量裂隙样改变及微小空泡,油红O染色反应增强,表现为肌纤维内空泡或裂隙充满脂肪滴,ATP染色显示两型肌纤维均受累,以Ⅰ型肌纤维为主;电镜证实肌纤维内有大量脂肪滴沉积。部分病例肌电图表现为肌源性损害。8例LSM患者经卡尼汀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 LSM是一种以肌无力和运动不耐受为主要表现的脂质代谢性肌病,病理改变以肌纤维内脂质沉积为主,采用卡尼汀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效果较好。

    2009年04期 v.16 259-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侵袭性垂体腺瘤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相关性及MRI诊断价值

    张蔚;孙圣刚;张东友;吴京雷;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MRI特点及其侵袭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关系。方法分析25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MRI的特点,其中19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垂体腺瘤中MMP-2和MMP-9表达并分析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1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MMP-2和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7%(14/19)、63.2%(12/19),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其表达阳性率均为16.7%(1/6),侵袭性垂体腺瘤组MMP-2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5)。结论术前可根据MRI特点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MMP-2、MMP-9可能在垂体腺瘤侵袭性中起重要作用。

    2009年04期 v.16 262-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针刺穴位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针刺中渚穴和阳陵泉穴与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关系

    邹明珠;周诚;陈敏;杨正汉;田丽芳;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手少阳经中渚穴(SJ3)和足少阳经阳陵泉穴(GB34)时大脑皮质兴奋区的分布特点,初步探讨经络、穴位作用的中枢机制以及针刺穴位过程中,不同针灸刺激时相对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42例健康受试者(右利手)随机分为SJ3和GB34两组,利用fMRI技术实时动态扫描针刺SJ3和GB34时脑功能区的变化,最终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分析其作用部位。结果针刺SJ3引起的脑内主要兴奋区依次为双侧的额叶、颞叶、小脑和枕叶,针刺GB34引起的主要兴奋区依次为双侧的枕叶、小脑、额叶和颞叶。结论针刺SJ3和GB34时均可引起双侧听觉、视觉相关大脑皮质和双侧躯体运动区大脑皮质及小脑兴奋,这可能是临床治疗相关病症的中枢作用基础。

    2009年04期 v.16 26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鞠炜仙;刚宝芝;王颖;赵庆杰;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lasma homocysteine,pHcy)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185例脑梗死患者行MRA检查并按动脉硬化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浆pHcy水平的变化。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以及pHcy、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等血生化指标。结果 (1)正常组、动脉硬化组和动脉狭窄组脑梗死患者高pHcy检出率分别为12.5%、37.5%、57.0%,随颅内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高pHcy检出率增高(P<0.05)。(2)经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Hcy水平升高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33,95%CI:1.041~3.967,P<0.05)。结论 pHcy水平升高与颅内动脉硬化程度有关,是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2009年04期 v.16 271-272+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MDA、SOD的影响

    赵秀娟;张卫红;孙素娟;李文景;李慧卿;巩涛;吕佩源;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老年痴呆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 5月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痴呆模型组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组[按体质量2.5 g/(kg·d)给予二十碳五烯酸灌胃,共6周],观察大鼠跳台潜伏时间及错误次数,同时测定大鼠海马组织总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与痴呆模型组比较,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组大鼠的跳台潜伏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230.88±29.35)s与(189.26±31.42)s](P<0.01),触电错误次数减少[分别为(7.3±2.2)次与(9.6±2.2)次](P<0.05),同时其大鼠海马组织总SOD活力增加[分别为(70.19±12.85)U/mg prot与(50.47±14.99)U/mg prot]和MDA含量减少[分别为(7.77±1.57)nmol/mg prot与(9.39±1.44)nmol/mg prot](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保护脑组织免遭自由基攻击,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治疗老年痴呆提供了实验基础。

    2009年04期 v.16 2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CRH促进大鼠腹腔巨噬细胞IL-6分泌及其受体途径

    王伍超;陈金萍;张岫竹;王旭辉;刘大维;周继红;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的影响及其受体途径。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CRH组、CRH受体(CRHR)1选择性阻断剂CP-154526+CRH组(简称CP+CRH组)、CRHR1/2非选择性阻断剂α-helical CRH9-41+CRH组(简称HL+CRH组)以及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CRH组(简称H89+CRH组)5组。对照组仅加入新鲜RPMI1640培养液2 mL培养;CRH处理组加入1×10~(-9) mol/L CRH培养液2 mL;后3组分别加入含CP-154526(5×10~(-4) mol/L)、α-helical CRH9-41(1×10~(-6) mol/L)以及H89(1×10~(-6) mol/L)培养基预孵育2 h,然后加入CRH使培养液CRH终浓度为1×10~(-9) mol/L。各组分别于CRH刺激后0.5、1、2、4、8 h收集培养皿中上清液,应用ELISA法检测IL-6水平。结果对照组巨噬细胞分泌IL-6维持在低水平。CRH组巨噬细胞分泌IL-6在2 h时增加,达(7.7±0.741)μg/g prot,高于同一时点的对照组(P<0.05),4 h时达高峰[(16.60±3.94)μg/gprot],接近同时相点对照组的3倍(P<0.01)。CP+CRH组巨噬细胞IL-6分泌量在2、4 h时下降非常显著,与同时点CRH组比较分别下降约88%、92%(P<0.01),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1)。H89+CRH组中巨噬细胞分泌IL-6在2、4 h显著下降(P<0.01),其抑制效应约66%~79%。结论 CRH可通过CRHR1激活巨噬细胞促进IL6分泌,与细胞内PKA信号密切相关。CRH在激活巨噬细胞的过程中可能起到允许和易化作用。

    2009年04期 v.16 27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 3和AIF表达的影响

    李泽东;马静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A)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并探讨其作用的最佳剂量。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溶媒组,ASA 10、50、150 mg/kg预处理组。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行5分制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分别测定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及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3(caspase 3)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溶媒组脑梗死体积增大,凋亡细胞数增多,caspase 3和AIF表达增加(均P<0.01)。与模型+溶媒组相比,ASA 10、50、150 mg/kg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caspase3和AIF表达及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P<0.01)。ASA预处理组间比较,50 mg/kg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凋亡细胞数以及caspase3和AIF表达降低最为显著,与10、150 mg/k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 mg/kg与150 mg/k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A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ASA抑制脑组织中caspase 3和AIF表达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10、50、150 mg/kg 3种剂量中以50 mg/kg效果最佳。

    2009年04期 v.16 281-284+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大鼠脊髓部分横切损伤后APC-Cdh1在损伤脊髓组织中的表达

    祁月红;钱巍;李平;姚文龙;邱瑾;张传汉;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部分横切损伤后损伤脊髓组织中APC-Cdh1 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APC-Cdh1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成年SD大鼠脊髓部分横切模型(T_(10)~T_(11)),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按实验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综合评分标准进行CBS评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损伤区脊髓组织APC-Cdh1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表达的部位。结果对照组和模型组术后不同时间点CB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天Cdh1 mRNA表达减少(P<0.05),术后第7天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14天又降低(P<().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在脊髓前角和后角中有大量APC-Cdh1表达。结论 APC-Cdh1在损伤脊髓组织中大量表达,表明其可能参与脊髓损伤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2009年04期 v.16 28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于移植的嗅鞘细胞的纯化培养方法研究

    李佳;张旭;余清;

    目的探讨移植用成年大鼠嗅球嗅鞘细胞(OECs)的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取成年SD大鼠嗅球,将分离消化所得细胞悬液进行接种。然后分别于接种后2 h、6 h和18 h 3个时间点进行单步骤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纯化嗅鞘细胞,纯化培养约11 d时采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GFRP~(75))和碘化丙啶(PI)双染OECs并对其纯度及细胞数量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分析。结果纯化培养11 d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呈双染阳性的细胞为OECs,数量级达10~5/mL,形态以梭形、双极或三极突起为主,亦有少量多极或单极细胞。2 h、6 h和18 h组嗅鞘细胞纯度分别为(53±5)%、(73±8)%和(69±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66,P<0.001)。结论分别经2、6、18 h单步骤差速贴壁法纯化的OECs在纯度和数量级上均可满足移植用细胞的要求,且方法简单、经济、快捷。

    2009年04期 v.16 289-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肌肉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通知

    <正> 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的研究深入,神经肌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已日渐清晰,与其相关的治疗在国内外也呈现新的热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较早开展肌肉病理活检技术,至今已收集了数百名患者的相关病理资料,在省内甚至国内处于较领先的地位。为了加深、提高广大神经科医师及内科医师对神经肌肉疾病的认识,更新知识,规范治疗,定于2009年9月18—20日在苏州举办《神经肌肉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08-03 07-036),届时将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焉传祝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王柠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吴志英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

    2009年04期 v.16 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保健医苑》杂志

    <正> 《保健医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北京医院主办、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医学科普杂志,是"卫生部保健局在中央保健系统惟一推荐和使用的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中央及地方保健对象和广大中老年读者。《保健医苑》内容广泛,涉及医疗保健、疾病防治、健康养生、心理咨询、用药指导、护理知识等各个方面,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健康指导和保健服务。热爱生命,关注健康!《保健医苑》杂志愿为您架起健康生命的多彩桥梁,愿成为广大读者和中老年朋友的健康知音!《保健医苑》为月刊全彩版,单价5.80元,邮发代号82-33,国内刊号CN11-4679/R,国际刊号ISSN1671-3583,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可到邮局订阅,也可在杂志社直接订阅,联系电话65242081。

    2009年04期 v.16 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正>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安徽省保健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临床保健杂志》,是以临床医学与保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卫生部保健局局长黄洁夫同志兼任本刊编委会主任。自2005年第1期起,本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于2008年3月、5月相继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社热诚欢迎医疗卫生工作者为本刊提供稿件。欢迎各有关单位和广大读者订购,每期9元,全年54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购,邮发代号26-184,也可直接向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社邮购。

    2009年04期 v.16 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进展

    姚小英;黄吉炜;崔丽英;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作用于该病相关致病因子,使MS的靶向治疗成为可能。多个临床试验证明在减轻患者症状和改善MRI病灶活动度方面,单克隆抗体显著优于传统治疗药物。目前那他珠单抗已被美国药品管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复发缓解型MS,此外尚有更多的单克隆抗体正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应用。此文将对目前已进行临床试验的那他珠单抗、达珠单抗、阿仑单抗、利妥昔单抗的作用机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做一综述。

    2009年04期 v.16 293-295+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Aβ免疫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毕敏;王德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变性性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AD的方法,而β淀粉样蛋白(Aβ)免疫治疗为AD患者带来了希望。此文就Aβ免疫治疗的机制、方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做一简要综述。

    2009年04期 v.16 296-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伴神经系统受累的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进展

    姜彬;谢琰臣;王得新;

    神经功能受损是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初期治疗首选曲恩汀或四硫钼酸铵口服,而对于无条件使用此两种药物的患者可给予青霉胺治疗,但应严格观察其病情变化;锌剂起效慢,不用于初始期治疗,可用于维持期患者的治疗,维持期患者也可给予中药治疗。随着对WD病因学研究的深入,基因台疗及干细胞治疗将会有更好的前景。

    2009年04期 v.16 29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

    陶晓勇;李宝民;

    经颅多普勒超声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原因。此文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2009年04期 v.16 30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经验交流

  • Rasmussen脑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六例分析)

    黄光;赵函;吴小未;刘兴洲;

    <正> Rasmussen脑炎(Rasmussen encephalitis,RE)是一种罕见的后天获得性进展性疾病,以大脑半球损害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言语、运动功能丧失以及难治性癫痫为特征。但目前病因仍不清楚,早期诊断依然困难,一般发现进行性加重的临床和放射影像学证据后才开始考虑该病,且该过程通常需数年时间。因此,应提高对该病的关注程度,以使其早期诊断成为可能。1 临床资料病例1:男,8岁。睡眠中反复出现四肢强直抽搐发作5个月,发作性面部肌肉痉挛3个月,睡眠和清醒时均可出现。先后服用多种抗癫痫药疗效均不明显。1个月前患者出现下颌及左口角持续抖动4 h。脑电图检查示双侧波幅不对称,右侧半球大量棘波、棘慢波。头MRI检查结果显

    2009年04期 v.16 30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病例报告

  • 免疫性炎症所致的眶尖综合征一例

    刘云;陈超;张星虎;

    <正> 眶尖综合征以第Ⅱ、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第一支损害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眼眶疼痛,视力严重减退或失明,轻度突眼,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感觉减退及眶静脉回流障碍。由免疫性炎症所致的眶尖综合征国内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典型病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病变部位、易感因素、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病例报告患者女,27岁,因"感冒后头痛、视物成双5个月,右眼失明40 d"入院。5个月前曾患感冒、发热(具体

    2009年04期 v.16 309-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

    杨小旺;张富山;

    <正> 近年来,有关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AH)的报道较多。该文报道作者医院诊断的4例PNSAH患者的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收集作者医院2000-01-2008-12确诊的8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HA)患者,其中68例经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为动脉瘤性SAH,脑血管造影阴性的12例患者中有4例符合Rinkel描述的PNSAH诊断标准,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45~63岁,平均53岁。临

    2009年04期 v.16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名单

    <正>~~

    2009年04期 v.16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稿约

    <正>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双月刊)是全国惟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神经病学学术性期刊,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主办,西安高新医院协办,国内外发行。本刊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除辟有围绕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疾病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的论著、述评、综述、进展、专论、讲座、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报告与讨论、论著摘要、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等栏目外,还将设立神经免疫医学发展史及神经科专家、研究生园地、问题解答等栏目。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欢迎国内外高等医药院校、卫生科研、医疗单位积极投稿,尤其征集国家攻关项目、重点科研和各项基金资助课题的相关稿件以及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和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稿件。欢迎

    2009年04期 v.16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奖征文活动”通知

    <正> 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5年成为四环医药集团全资子公司,并于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化医药企业。公司上市产品形成了以心脑血管药物为主,以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为辅的产品系列。其中"克林澳"、"安捷利"、"川青"、"澳苷"、"仁澳"等已成为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产品。公司为了收集上述产品更多的临床用药经验,使临床应用更有效、安全,使更多的患者受益,特举办有奖学术征文活动。

    2009年04期 v.16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