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娜;崔瑞雪;张振馨;
目的比较语义性痴呆和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患者的脑代谢减低区域的差异并分析低代谢脑区与语言障碍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2013年作者医院临床诊断的6例语义性痴呆(3例左侧经典型及3例右侧变异型)和5例原发非流利失语患者,将患者的18F-FDG PET/CT脑显像分别与10名健康对照者的脑显像进行像素水平的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两样本t检验分析,将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的低代谢脑区投射到标准脑模型上。并分析各组脑功能受损区域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1)3例MRI表现为左侧颞叶前外侧萎缩的经典型语义性痴呆患者以早期命名和单词的理解障碍为主要特征,18 F-FDG PET/CT脑显像表现为左侧颞叶前外侧代谢减低最明显,右颞极轻度受累。(2)3例MRI表现为右侧颞叶萎缩明显的变异型语义性痴呆患者,以早期的面容失认、行为改变、导航能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其18 F-FDG PET/CT脑显像表现为右侧颞下回靠后及右颞极的代谢减低最明显,右额下回及右顶枕叶皮层少量受累,左颞皮层少量受累。(3)5例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表现为语法缺失、语言简单、说话费力、错音等,单个词理解和物体认知保留,其18F-FDG PET/CT脑显像所示的代谢减低区主要位于左半球,包括外侧裂周围的岛叶、额叶中下回、颞叶下回后部、顶叶角回区域。右半球相应部位少量皮层轻度受累。结论 18F-FDG PET脑显像显示经典型语义性痴呆与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的脑皮层代谢减低模式不同,且代谢减低区与临床症状相关。
2014年05期 v.21 314-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韦存胜;徐俊;孙彬;申志祥;顾小花;蔡荇;孙奕;张长春;余婕;戴春笋;
目的初步探讨认知障碍简明评价表(cognitive-12scale,Cog-12)在筛查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招募南京地区四所三甲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临床确诊的CRF患者共171例,按认知障碍诊断标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及痴呆组。采用Cog-12量表通过询问照料者对患者进行测评,采用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ddenbrooke cognitive examination revised,ACE-R)对各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分析Cog-12量表、简易智能筛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of examination,MMSE)与ACE-R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CRF患者Cog-12量表评分与ACE-R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09),且相关程度显著优于MMSE(r=0.847)。(2)Cog-12对于CRF患者MCI的识别能力明显优于AD8(AUCCog-12=0.834;AUCAD8=0.802),在界值设定为5/6时,Cog-12量表对MCI的筛查效果最佳(敏感度0.769、特异度0.650、约登指数0.419)。结论 Cog-12量表可有效检测CRF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同时易于发现早期轻度的认知功能损伤,可用于临床CRF患者认知功能的筛查。
2014年05期 v.21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韩露;谢元鸿;陈晨;肖佳佳;吴瑢;沈博;王晓平;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立体定位向大鼠脑部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大鼠模型,筛选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为期两周的电针治疗与多巴丝肼药物治疗,Y迷宫评价大鼠的认知能力,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测算大鼠造模时受累的右侧半脑组织匀浆中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酶活性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右侧半脑脑部海马区及纹状体部ChAT阳性纤维表达情况。结果与PD模型组大鼠相比,经电针灸治疗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脑部ChAT酶活性提高(P<0.01),光镜下可见海马区及纹状体区的ChAT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电针灸治疗与多巴丝肼治疗组相比,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部ChAT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灸治疗能明显改善PD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保护中枢乙酰胆碱神经元及提高ChAT表达有关。
2014年05期 v.21 32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杨洁;高聪;区腾飞;黄莉;陈梦宇;郑扬波;谢富华;
目的探讨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及Nogo蛋白受体(NgR)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大鼠病程中的表达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建立EAE动物模型,于致敏第8天、致敏第21天、致敏第35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组织中β-APP及NgR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AE致敏第8天、第21天及第35天组及空白对照组脑组织中β-APP表达灰度值分别为67.94±7.23、29.86±4.02、74.94±8.16和117.25±10.11,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P<0.05),各实验组β-APP表达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致敏第21天组低于致敏第8天组(P=0.008),致敏第35天组高于致敏第21天组(P=0.005),与致敏第8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相应时间点脑组织中NgR表达灰度值分别为90.28±8.74、76.75±6.59、77.64±9.58及45.33±5.26,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6,P<0.05),各实验组NgR表达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致敏第35天组低于致敏第8天组(P=0.049),致敏第8天组、致敏第35天组与致敏第21天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P=0.975)。β-APP及NgR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07,P<0.05)。结论轴索损伤可能在EAE早期即已出现,并呈动态变化。β-APP与NgR表达在EAE的病理进展过程中呈负相关。
2014年05期 v.21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淑媛;吴哲;付贺飞;张凤娇;
目的检测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疾病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即NMO-IgG)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01-2013-01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CNS脱髓鞘疾病患者50例〔其中NMO患者10例,长节段横惯性脊髓炎(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LETM)患者10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30例〕及30名健康人的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NMO-IgG水平。结果 NMO组、LETM组、MS组及健康对照组NMO-IgG的阳性率分别为60%(6/10)、50%(5/10)、10%(3/30)、0(0/30)。NMO组与LETM组NMO-IgG阳性率均高于MS组(P<0.05)。NMO-IgG诊断NMO的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95%(57/60)。结论 NMO和LETM患者血清NMO-IgG阳性率均较高,支持两者同属于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NMO的诊断标准仍需建立在临床及MRI诊断的基础之上,NMO-IgG可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NMO的鉴别诊断。
2014年05期 v.21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巩固;袁利邦;殷亮;蔡琳;吴畏;胡玲;
目的研究神经元细胞中脂多糖应答基因(LRG)的表达对细胞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小鼠神经元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给予体外类缺血再灌注处理,采用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细胞中LRG基因的表达。将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分为空白组、空载质粒组、过表达组、非特异小干扰RNA(siRNA)组、沉默组,过表达组/沉默组转染LRG基因过表达质粒或siRNA,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经类缺血再灌注后的生长状况,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活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将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再分为阴性对照组、过表达组和抑制剂组,抑制剂组利用20μmol/L LY294002抑制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正常功能,MTT法分析过表达LRG基因的细胞体外生长状况,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细胞中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类缺血再灌注处理显著降低细胞中LRG基因的表达(P<0.05)。过表达LRG基因可显著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在体外的存活(P<0.05),而沉默LRG基因则降低细胞的存活(P<0.05)。同时,过表达LRG基因上调细胞中pAkt的表达而沉默LRG基因则下调pAkt的表达(P<0.05)。抑制神经元细胞中PI3K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的存活率(P<0.05),并且提高细胞中活化caspase 3的表达(P<0.05)。结论在神经元细胞中过表达LRG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降低细胞在类缺血再灌注中的损伤。
2014年05期 v.21 335-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艳艳;陈燕惠;
目的观察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构建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模型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免疫功能紊乱在T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出生21日龄(P21)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TD组和TD+药物干预组(干预组),每组8只。TD组和干预组采用腹腔注射IDPN构建TD大鼠模型。干预组于建模第8天开始予以氟哌啶醇按体质量0.5mg/(kg·d)灌胃,TD组及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持续7d。对TD组和干预组进行抽动行为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IL-6及TNF-α的水平,通过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评定各组大鼠免疫功能。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大鼠抽动行为评分与IL-6、TNF-α水平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TD组大鼠脑组织中IL-6、TNF-α水平分别为(2081.63±528.26)ng/L、(146.53±5.66)ng/L,均较对照组〔(879.13±318.42)ng/L、(120.83±2.15)ng/L〕明显升高(P<0.05),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为0.27±0.01、0.33±0.02,均较对照组(分别为0.38±0.25、0.42±0.08)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大鼠脑组织中IL-6、TNF-α水平〔(921.00±60.00)ng/L、(129.42±10.77)ng/L〕及胸腺指数(0.34±0.04)和脾脏指数(0.43±0.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D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脑组织中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大鼠抽动行为评分与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29,0.764;P<0.05),与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呈负相关(r=-0.710,-0.473,P<0.05)。结论大鼠抽动行为与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相关,细胞因子IL-6、TNF-α可能介导TD的发生。
2014年05期 v.21 340-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党丹;吴芳;郭俊;李宏增;张慜;李川;汪杰;李柱一;
目的探讨我国西北地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6-2012-06作者医院就诊的以眼外肌受累起病的392例OM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OMG患者男女比例为1.2∶1。OMG第一个发病高峰在0~15岁,发病人数占47.4%,男女发病均等;第二个发病高峰在50~60岁,男性占优势。首发症状以单纯上睑下垂多见(67.6%)。最常见的眼球活动受限类型是眼球固定,最常受累的眼外肌是外直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为95.8%。低频重复频率电刺激波幅递减的总体发生率为34.3%,其中面神经的阳性率最高。OMG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8.3%,以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最多。OMG合并胸腺影像学异常的发生率为20.7%,以合并胸腺瘤者最多。结论本文总结了我国西北地区OMG的临床表型特点,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演变。
2014年05期 v.21 344-347+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庆;陈子燕;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protein,HSC)的关系,及SUA在A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2012-01-2012-06作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共50例,检测各患者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水平。依照高尿酸血症的定义(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计算高尿酸血症在ACI患者中的发生率。再根据SUA水平分为SUA≥360μmol/L组和SUA<360μmol/L组,比较两组间TC、TG、LDL-C、HDL-C、HSC水平,并对各指标与SUA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0例为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在ACI中的发生率20%。(2)SUA≥360μmol/L组与SUA<360μmol/L组间TG(t=-0.117,P=0.907)、TC(t=-1.317,P=0.194)、HDL-C(t=0.829,P=0.411)、LDL-C(t=0.857,P=0.39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UA≥360μmol/L组血HSC水平较SUA<360μmol/L组升高(t=3.363,P=0.002)。(3)ACI患者年龄及血TC、TG、LDL-C与SUA水平均无相关性,而HDL-C与SUA水平呈负相关(r=-0.378,P=0.003),HSC与SUA水平呈正相关(r=0.500,P=0.000)。结论ACI后SUA升高可能是一种伴随现象而非独立的危险因素。SUA可能通过HDL-C的减少及HSC的增加间接参与ACI的发生发展。
2014年05期 v.21 348-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琳;马凌燕;杨英麦;万新华;
目的分析DYT1型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09-06-2012-12收治的经基因检查证实的18例DYT1型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资料,并与10例DYT6型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18例DYT1型肌张力障碍患者中,男11例,女7例,起病年龄5~40岁,平均(15.6±9.0)岁,有8例患者有家族史。肢体(61.1%)是最常见的起病部位,上肢较下肢多见,其次是颈部(33.3%)。最常受累部位为上肢(36.8%)、颈部(24.6%)和下肢(22.8%),头面部几乎无影响,表现为节段型(50.0%)或全身型(38.9%)肌张力障碍。以肢体起病的患者平均起病年龄(11.5±5.1)岁,低于以颈部起病患者的(25.0±8.5)岁(P<0.01)。肢体起病的患者进展成为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的比例(46.4%)高于以颈部起病的患者(16.7%)。与DYT6型肌张力障碍相比,DYT1型的起病年龄小于DYT6型(20.8岁)〔(15.6±9.0)岁比(20.8±7.7)岁〕,二者均以早发型肌张力障碍为主,颈部和上肢都是最初起病和最常受累的部位,但在起病部位上,DYT6型的患者以颈部起病更为多见(70.0%),主要影响颈部和上肢,躯干和下肢不受累。同时,颅段的症状如眼睑痉挛和构音不清发生率高,病变分布为节段型(60.0%)和局灶型(40.0%),没有全身型肌张力障碍。DYT1型和DYT6型肌张力障碍在病变累及部位和分布类型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39)。结论 DYT1型肌张力障碍以早发节段型或全身型肌张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肢体是最常见的起病部位,上肢较下肢多见,其次是颈部。上肢、颈部和下肢是最常受累的部位。DYT1型和DYT6型肌张力障碍在病变累及部位和分布类型上存在不同。
2014年05期 v.21 352-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桂兰;张玮;韩一仙;刘兴洲;
目的描述局灶性癫痫患者的皮层-皮层诱发电位(cortico-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CCEP)电生理学形态特征,比较其在不同类型颅内电极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02-2013-02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行颅内电极植入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共10例,其中7例患者行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术,3例患者行硬膜下电极+深部电极植入术。CCEP刺激参数:1Hz双相方波、脉宽200μs、刺激持续时间50~70s,记录CCEP,对其波形、潜伏期、波幅、出现比例等电生理形态特征进行统计。结果 (1)CCEP的波形主要由3部分构成:正相电位P1,负相电位N1以及之后的第2个负相电位N2。共出现1749个电极次,其中N1出现率77.2%,N2出现率49.1%。N1的潜伏期中位数为19.0(范围:2.8~260.0)ms,波幅中位数为54.9(范围:3.1~1895.1)μV;N2的潜伏期中位数为91.0(范围:19.8~433.0)ms,波幅中位数为62.1(范围:1.9~1361.4)μV。(2)立体定向电极组中P1的出现率高于硬膜下电极组(P<0.01),N1、N2的潜伏期较硬膜下电极组延长(P<0.01);硬膜下电极组N1的波幅明显大于立体定向电极组(P<0.01)。结论 CCEP的波形主要由P1、N1和N2等3个成分构成;立体定向电极和硬膜下电极所记录到的CCEP的电生理学特点有所不同。
2014年05期 v.21 356-359+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昆南;文安;杨赟;柴文;胡凡;胡国柱;吴梨华;吴晓牧;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浓缩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6000(6000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ESAT-6)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腰椎穿刺抽取106份脑脊液,其中49份来自TBM患者,57份来自非TBM患者。应用Amicon Ultra-4超滤离心管离心浓缩脑脊液。采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ESAT-6含量。结果浓缩脑脊液ESAT-6抗原检出敏感性显著高于脑脊液原液的检出率(87.50%比67.35%,P<0.05),而其特异性与脑脊液原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2.16%比96.49%,P>0.05)。结论应用离心超滤技术浓缩脑脊液能显著提高ELISA法检测脑脊液ESAT-6抗原的检出率,提高TBM的诊断率。
2014年05期 v.21 360-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华;陈亮;陈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7例进行统一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记录就诊时间、到院方式、首发症状、院内就诊情况等,按是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发生后6h内到医院就诊将患者分为2组,对影响脑卒中院前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发病后≤6h到达医院就诊的患者264例,占42.1%,其中发病后≤3h到达的患者169例占27.0%,发病6h后到达医院就诊的占57.9%。(2)使用急救车到达医院的患者73例,占11.6%,首诊为急诊室就诊者397例,占63.3%。(3)发病后≤6h到医院就诊的264例患者中,接受溶栓治疗45例,溶栓率为7.2%。(4)影响患者院前时间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到院方式、教育程度、首发症状、医保状况及对脑卒中的认识程度和患者的就诊时间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到达医院的方式、首次就诊的地点、是否了解卒中相关知识是影响患者就诊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公众对脑卒中认识低,使用急救系统的意识差,没有医保或医保报销比例低,导致了急性脑卒中患者6h内就诊率低。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知识的了解,完善急救系统,扩大农村及山区的医保覆盖,是提高患者就诊时间的重要措施。
2014年05期 v.21 364-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黄群;谭丹凤;马敏;黄广文;龙小兰;吴虹;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protein,HMGB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新生儿神经行为(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正常新生儿和30例HIE患儿血液标本,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HMGB1和ICAM-1浓度。并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新生儿医师对其进行NBNA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IE患儿血浆ICAM-1和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1);HIE患儿血浆HMGB1与ICAM-1呈正相关(r=0.854,P<0.01),而ICAM-1、HMGB1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851,P<0.01;r=-0.871,P<0.01)。结论 HIE患儿血浆HMGB1、ICAM-1浓度较非HIE新生儿明显升高且与HIE病情轻重密切相关,提示HMGB1、ICAM-1可能在新生儿HIE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05期 v.21 368-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